科研队伍

科研队伍简介

    实验室虽地处西北,但理念先进、勇于创新,始终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将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同时,注重依据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领域应用基础及相关新前沿、新方向研究,开展高水平科研团队及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培养、转变观念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克服地域条件限制,经过多年努力,实验室在研究方面,实验室培养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核心,具有国际视野,勇于拼搏、富有朝气、团结协作与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取得了很好效果,实验室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张同意,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1991年,西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0/200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7年,在商洛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任教;2002-2005年,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进行太赫兹半导体量子器件研究;2005-2008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后,曾获得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2006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开展太赫兹半导体纳米结构器件的合作研究;2009年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科研奖金项目,在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微结构科学研究所开展太赫兹量子器件合作研究。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第二代卫星导航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陕西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和创新基金等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发表研究论文一百二十多篇。目前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量子目标探测与成像、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研究。

李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入选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从事超快激光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等30余项,提出了激光制造新原理、新技术,应用于发动机等30余重大任务,打破技术封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授权52项),获省部级/协会奖一等奖3项。担任国家科技部“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2021-2035)“高能束与特种能场制造科学与技术”中长期规划专家组专家等。

李特,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0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08年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2016年,在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主持了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件的研制项目,建立了自主化的全链条技术能力,开发了多款高质量半导体激光芯片, 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经历涵盖近红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集成式表面等离子体光电器件。共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拥有两项授权发明专利,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防科技成果一项,省科技成果5项。

高存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瞬态光学与光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2014-201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进行访问学习。

主要从事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高功率窄线宽激光技术;线性调频激光技术;飞秒光频梳技术;高能量脉冲光纤激光器技术等。主要应用于激光3D成像,高精度激光测距,激光传感等领域。主持和参与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中科院创新重点项目、高分专项、科技部重点专项等。在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张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3毕业于西北大学光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电子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超连续谱激光技术、光纤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多年来,研制的多台套光纤激光设备已成功地的应用于国家大科学工程,并得到了用户好评。共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课题及横向课题等项目1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项,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王擂然,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117月博士毕业于西安光机所并工作至今,2012-2016年任助理研究员与副研究员,2014.12-2015.12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进行访问交流,2017年任研究员。

曾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优秀毕业生等。2014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16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研究领域为超快光学与微纳光子学,发表SCI学术论文近70篇,个人H-index26(含与他人合著论文),SCI他引1900余次,长期担任IEEESPIEOSA旗下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B类)课题、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等多个科研项目。

汤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

主要从事大气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主持或负责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A类、中科院西部之光联合等项目。在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处理工艺、生物医疗工程、反恐安检、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所涉及的等离子体源器件研发中存在的系列性难题,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系统的实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一流顶级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突出成果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北京总院、中科院手机报、搜狐、光明、中国网等网站刊登或转载。

阮驰,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7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智能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负责完成国家863项目、中科院创新基金、交通部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共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25篇。共申请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授权1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6年度、201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王国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59月至20096月在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9月至20143月在西安光机所攻读博士学位,光学专业;20144月留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与集成光学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在Adv. Opt. Mater, Appl. Phys. Lett., Opt. Lett.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论文总被引用1600余次,h指数为21。其中一篇通讯作者论文被期刊Adv. Opt. Mater.选为封面论文,两篇第一作者论文入选ESI1%高被引论文,两篇第一作者论文被美国光学学会选为“Image of the week”。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祖同奖学金”等。

研究领域及方向:微纳光子学与集成光学,主要涉及光学超表面、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光学器件、片上光传输与操控及其应用研究。

闵俊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德国明斯特大学生物医学技术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数字全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同步相移全息的设计、系统附加相位的补偿、再现算法的改进、数字全息测量装置的设计搭建等。在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Optics, Applied Optics, Optic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文章被引频次超过400次,其中第一作者文章单篇最高他引37次。获得授权专利3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科院西部博士项目、空间预先研究项目和921子课题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荣获了团体和个人奖项共4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委员。

孙启兵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光学博士学位,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年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及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从事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学、光子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在超快过程探测、片上光频梳、微纳光子功能器件、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多家著名研究组的正面引用和评述。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H863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课题、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20多项科研任务,发表SCI论文6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3SCI论文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担任分会主席或做邀请报告,长期担任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潘安,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17629216015    邮箱:panan@opt.cn

2010-2014,南京理工大学,学士。2014-2020,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光机所),博士。2016,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访问学生。2018-2019,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主要从事计算光学成像和生物光子学等典型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参加国内外会议并作口头/邀请报告12次,发表论文21篇。相关工作被OSA官网、中科院官网、PHYS.ORGNEWSROOM of CAS、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官网、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候选等报道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中科院稳定支持青年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担任《光子学报》青年编委(2022-),《Cells》专题编辑(2022-2023),陕西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2022-)Optica15本期刊的审稿人。

于湘华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光学显微、光场调控和光学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项目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子课题等共7项,作为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提出互补光束相减法,有效解决视场与分辨率相互制约问题,实现了大视场高分辨三维多色荧光成像。在Opt. Lett., Opt. Express, Trans. Biomed. Eng., J. Biophoton., Photon. Tech. Lett.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特邀综述封面文章3篇。